柯桥盛产平安本报记者 曹志男/文 王志浩/摄 通讯员 黄国兴
绍兴柯桥,这个融合古城深厚文化积淀和新区现代科技创新两大资源的城镇,在法治立市、平安兴市的蓝图中,经济、社会的发展犹如大鹏展翅。 而在社会学家眼里,比经济增长更闪耀的是,这个轻纺业发达、流动人口众多的城镇,从一度“黄赌毒”现象频发,到“高增长、低发案”,到平安融入老百姓的生活,这一蜕变堪称“柯桥现象”。 国庆前夕,记者来到柯桥,在街头巷尾感受百姓心中的平安、和谐。
外地商客:从赚钱到安家 范爱娟是杭州萧山区人,十多年前就到柯桥做箱包和皮鞋生意。记者见到她时,她正在位于步行街的商铺上忙生意。“刚来时,柯桥还是个小集镇,感觉比较乱,也没有人巡逻。”范爱娟回忆说,那时很怕遇上闹事的小混混,遇上了只能忍着,息事宁人,晚上到8点半就关店门。 “现在我一般到晚上10点才关门。”范爱娟笑着告诉记者,如今社会治安好了许多,平时大街上无论早晚都有治安巡防队在巡逻,每天马路上都有保安在疏导交通。“在柯桥做生意还很通气,偶尔碰到生意纠纷,可以找综治中心主持调解,寻到公道。” 如今,范爱娟把家安在了柯桥。她说,以前来柯桥纯粹是为了赚钱,而这几年柯桥的人居环境变好了,社会也更平安了,全家人都喜欢这里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,在柯桥,像范爱娟一样立业安家的外地商客还有很多。据中国轻纺城安徽商会统计,该商会有一半以上会员迁家于此。
本地居民:没装一扇防盗窗 走进柯桥瓜渚风情小区,记者发现一个现象:从一楼到顶楼,没有一户人家安装防盗窗。 “在我们这个小区,住户失窃的事情很少听说,我感到很放心。”住户老胡对自家小区的治安状况很满意。他告诉记者,小区晚上有专职治安巡防队负责巡逻,白天有义务巡逻队“转悠”,“还有监控系统24小时‘站岗’,小偷别想进来”。 今年46岁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是土生土长的柯桥人。谈起这几年来的变化,王师傅最大的感受是“平安就在自己身边”。 “以前开车在街上跑,经常能看到打架斗殴,这几年很少有了。”王师傅说,“现在街上治安巡逻车和巡逻队员不‘断档’。说实在的,像我们出租车司机最怕治安不好,现在心里可安定了。”
巡防队员:将劫案遏止在发生前 杜华军是柯桥派出所治安巡防队的一名普通队员,已在大街小巷里穿梭了两年。他告诉记者,有一次自己抓到正图谋抢劫的犯罪嫌疑人,防患于未然,这让他很有成就感。 今年8月10日晚,杜华军像往常一样和队友上街巡逻。途经轻纺城医院时,对面胡同里的4个小青年引起了他们的注意。“4个人行迹很可疑,见到我们很慌张。”凭直觉和经验,杜华军他们立刻上前仔细盘查,在4人身上搜出了4把马刀。最终,这4个刚从外地流窜到柯桥的小青年承认他们打算晚上抢劫路人。 除了街面巡逻,治安监控系统也成为街面违法犯罪的克星。记者了解到,仅今年5月,柯桥派出所视频监控系统中心就多次发现形迹可疑人员,巡防队员根据监控中心提供的的情况,成功抓获了10名抢劫未遂的犯罪嫌疑人,将一批刑事案件遏止在萌芽状态。
110民警:老百姓法律意识越来越强 柯桥派出所110巡逻民警陈钰龙空闲时常看一些法律书籍。有7年从警经历的他告诉记者,这是因为如今柯桥百姓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,对民警处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 前不久,一家酒店门口发生了一起小事故,一辆奥迪车在倒车时不小心刮擦了边上的本田车,两名车主争执不休,陈钰龙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。两名车主见到民警后,不仅主动要求陈钰龙拍照固定相关证据,还要求做询问笔录。“换成以前碰到类似纠纷,车主们肯定是先拉牢我说理。而现在,他们会要求我们按照法律程序一步步处理。” 百姓法律意识提高带来的另一个变化,是让陈钰龙他们越来越“忙”。“现在老百姓碰到困难无法解决或发现可疑的事,会在第一时间拨打110。”陈钰龙笑着说,这样一来,很多矛盾都能被及时发现并解决。“这样的忙碌,我们心甘情愿。 记者了解到,柯桥的“两抢”、机动车盗窃等刑事发案总量已连续4年下降。今年1到9月,柯桥派出所辖区内的刑事发案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%,破案率上升了11%。 |